<em id="9c4bi"><tr id="9c4bi"><u id="9c4bi"></u></tr></em>
      <tbody id="9c4bi"></tbody>
      <button id="9c4bi"></button>

      <th id="9c4bi"></th>

    1. <tbody id="9c4bi"></tbody>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
      對重慶市5個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督導檢查反饋意見

      2015-12-18 來源:教育部收藏

        11月23日至27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重慶市申報的5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進行了督導檢查。本次督導檢查是依據《義務教育法》《教育督導條例》和《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按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及教育部與重慶市政府簽署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要求,本著“公平公正、嚴格把關”的原則,在對重慶市5個區的申報材料嚴格審核的基礎上進行的。

        督導檢查組分2個小組對通過材料審核的5個區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共隨機抽查學校和教學點48所,其中小學24所,初中13所,一貫制學校5所,完全中學4所,小學教學點2個。檢查中,核查了相關文件資料、數據;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座談會共20個;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3210份,回收有效問卷3208份;采取隨機訪談等形式,征求了公眾意見。

        督導檢查組對5個區的督導檢查意見如下:

        一、主要指標達標情況與檢查結論

        按照《辦法》規定,督導檢查組對重慶市5個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公眾對本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滿意度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檢查,結果如下:

        (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

        《辦法》規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的評估認定,應在其義務教育學校達到本?。▍^、市)辦學基本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市)應根據相關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國家標準,制定既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又與國家標準基本相符的省級標準。重慶市結合本市實際,就辦學基本標準制定了13項主要督查指標,包括生師比、學歷提高、崗位結構、生均校地、生均校舍、生均體育場館、實驗室、六大功能室、圖書室、生均設備值、校園網建設、多媒體設備配備、計算機。督導檢查組對重慶市5個區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核查。核查結果:學?;具_到了評估標準(詳見表1)。

        表1 重慶市5個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表

        (二)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

        《辦法》規定,對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的評估,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8項指標,分別計算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評估標準為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分別小于或等于0.65、0.55(不要求每個單項指標均達標)。計算差異系數的8項指標數據來源于國家教育事業統計數據。核查結果:5個區的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均達到了國家標準。小學綜合差異系數在0.243-0.648之間,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在0.249-0.535之間(詳見表2)。

        表2 重慶市5個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差異系數表

        (三)縣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

        《辦法》規定,對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評估,主要從入學機會、保障機制、教師隊伍、質量與管理四方面17項指標進行,省級可適當增加指標,總分為100分,評估標準不低于85分。重慶市根據實際,在本市實施辦法中共設置六個一級指標、14項二級指標、53項評分要點。核查結果:5個區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均達到了國家規定要求,得分在92.5-96分之間(詳見表3)。

        表3 重慶市5個區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得分匯總表

        (四)公眾滿意度調查情況

        《辦法》規定,評估認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需要對公眾滿意度進行調查,就有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相關問題,征求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不同群體的意見。重慶市對5個區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85%以上。我們此次也設計了問卷,通過座談會、隨機訪談等方式對以上幾類人群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與重慶市調查的情況基本相符。

        督導檢查組還對5個區有關教育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未發現作為“一票否決”的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重大違紀違規行為。

        綜合以上結果,督導檢查組認為,重慶市5個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認定標準。督導檢查組將把此次督導檢查結果向教育部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報告,提請最后認定公布。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重慶市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和事關社會公平的“民生工程”,擺在更加突出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強力推進。在前兩年10個區通過國家督導認定的基礎上,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

        (一)著力頂層設計,強化政府責任落實

        一是明確戰略目標。重慶市堅持以“辦好每一所學?!睘橹笇枷?,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全市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確立了“以城帶鄉、城鄉共進,重點突破、整體提升”的發展戰略,結合市情,調整制定了全市縣域內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明確了各區縣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剛性任務和時間表。

        二是建立推進機制。2012年以來,重慶市相繼出臺了系列推進均衡發展的文件,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履職、部門聯動、社會支持”的工作格局。涪陵、北碚、長壽、大足、璧山5個區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列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制,狠抓責任落實,加大問題整改,推動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是加大教育投入。重慶市建立健全財政教育投入增長機制。2014年,全市用于義務教育投入338.1億元,占教育總投入的48.44%。涪陵、北碚、長壽、大足、璧山5個區近三年累計投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金200多億元。涪陵區連續三年實現“三個增長”,全區教育總投入從2012年的16.0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22.39億元,三年累計達58.8億元。璧山區三年來,教育投入超過35億元。

        四是強化考核獎懲。重慶市委、市政府將區縣教育財政投入、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學生就近入學比率等三項指標,作為市里對區縣黨政班子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從機制和制度上調動了區縣黨委、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長壽區、大足區、璧山區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將均衡發展推進情況納入區委、區政府對各部門、鎮街年度目標考核,考核結果與年終考核掛鉤。

        (二)著力城鄉統籌,促進辦學條件均衡

        一是統籌規劃布局。重慶市根據“五大功能區”建設和區域人口變動、城鎮化進程等新情況,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資源配置”的原則,總體上按照每2萬人1所小學、每3.5萬人1所初中的要求,統籌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在規劃布局調整中,特別關注山區孩子就學,嚴格控制村小撤并,辦好必要村小和教學點。通過統籌規劃布局,城鄉義務教育布局更趨合理,資源利用率有效提高,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二是統籌建設標準。重慶市制定了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通過實施薄弱學校改造、主城區新建小區學校全覆蓋、農村初中校舍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建設、特殊教育學校建設、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教育信息化及“數字校園”建設等專項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達標,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條件的差距。璧山區所有農村學校實現塑膠運動場、信息化“三通”、六大功能室及圖書室、標準化食堂、終端直飲水設備和衛生廁所六個“全覆蓋”。大足區城鄉學校教師“網絡教研”“聯體課堂”應用模式全國推廣,多次在全國交流發言。

        三是統籌資源配置。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對口幫扶”“領雁工程”“校校牽手”等項目,城鄉學校結對捆綁發展實現“全覆蓋”。各區縣廣泛開展委托管理和學區制管理試點,通過“名校+分?!钡确绞?,推行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涪陵區實施名校帶新校、名校帶弱校、名校帶民辦學校、名校帶農村學校的“四帶戰略”,扎實推進合并、托管、合作辦學“三種模式”。北碚區2001年就建立了“聯片教研、教研幫扶”制度,采取“強弱捆綁”或“鎮域一體”的方式實踐捆綁幫扶發展,全區9個優質教育集團實現“優質、共享、均衡、共進”的集團化發展。璧山區借力名校培育優質資源,“牽手互助”合作辦學的品牌效應和社會效應已經輻射全區63所學校。大足區試點“九年一貫制”“校際聯盟”“托管辦學”等辦學模式。

        (三)著力素質提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農村教師隊伍不斷充實。在按國家要求實施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基礎上,2012年起實施“重慶市中小學特色學科教師配備計劃”“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計劃”。累計為農村學校補充教師11000多名。2015年,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計劃招生達到2930名。近三年,全市每年新招聘中小學教師均超過8000人,其中70%充實到鄉鎮及以下農村學校任教。長壽區實施村點校定點招聘辦法,直接把招聘指標落實到村點校。

        二是農村教師素質有效提升。建成37個師資市級培訓(實踐)基地,構建了“國培做示范、市培抓重點、區縣保全員、校本重教研”的教師培訓體系。近4年來,國培計劃培訓農村教師12.6萬人、市級培訓教師20.1萬人次,培養認定農村學科帶頭人22名、農村市級骨干教師3146名、農村區縣級骨干教師上萬名,有效地提高了農村教師整體素質。北碚區建成 “12個鄉村教育特色崗位工作室”和“1所農村教師發展學?!?。

        三是校長教師交流形成機制。按照《重慶市中小學領導干部及教師交流工作指導意見》和《關于深入推進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指導意見》,全市逐步推開區(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目前,全市試點區縣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人數占符合條件人員比例達10%,各類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等交流比例近20%。涪陵區通過差別化待遇、職務評聘和改善生活條件等激勵政策,推動優秀教師服務農村學校。長壽區形成義務教育階段任現職滿10年的校級領導必須交流制度,近三年交流40名。

        四是教師待遇地位逐步提高。通過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冃ЧべY、設立邊遠農村學校教師特殊崗位津貼、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開展表彰獎勵等,極大地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涪陵區為全體教職工購買校方責任險,每兩年組織一次教職工免費體檢,每年投入200萬元獎勵經費。長壽區在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的基礎上,還結合實際,設置農村學校教師津貼和鄉鎮工作補貼。

       ?。ㄋ模┲群l展,推動教育質量提高

        一是立德樹人創新開展。利用重慶特有的紅巖革命紀念館、三峽博物館等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創新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涪陵區創新開展中小學文明禮儀和禁毒教育“進課堂、進校園、進家庭、進社區”的“四進”活動,收到“教育一人,影響一家,宣傳一片”的效果。

        二是課程改革縱深推進。重慶市以啟動二輪課改為契機,先后實施“卓越課堂”五年行動計劃、實踐大課堂“1+5”行動計劃,著力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北碚區早在2001年就成為國家級首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區。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北碚模式”享譽全國。2013年,該區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

        三是辦學特色亮點紛呈。堅持以“建設百姓身邊好學?!睘樽ナ?,著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辦學特色,全市建成300余所市級體育、藝術、科技等特色學校和1200余所區縣級特色學校。全市有300所學校成為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北碚區通過“地域文化衍生、優勢學科發展、特色項目深化”的方式建設學校特色課程文化。大足區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內涵,開發校本教材280套,大足石刻已編入3本國家級教材;“鯉魚文化” “火燒龍文化”等非物質遺產根植校園;棕編、豆貼畫等民間藝術深入課堂,全區12所學校特色課程選入中央電教館精品課程特色網絡社區。璧山區“一校一品,百花齊放”的辦學格局基本成型,文化建設正朝著課程文化、行為文化等縱深推進。

        (五)著力公平惠民,關注特殊群體教育

        一是流動人口子女全接納。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原則,切實保障隨遷子女在入學、編班、資助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全市1645所公辦學校接收隨遷子女和轉戶居民30.9萬人,占義務教育學生數的10.2%。涪陵區將進城務工子女納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范圍,實現進城務工子女應讀盡讀。

        二是農村留守兒童全關愛。建立完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積極探索代理家長、寄宿之家、托管家園、親屬代管等教育管理方式。全市89.6萬名留守兒童基本實現 “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的目標。北碚區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機制。長壽區實施“校、村(社區)聯動”模式,建立社會化的教育機制和監護機制。

        三是殘疾兒童教育全保障。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特殊學校改善辦學條件。2015年,殘疾兒童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達到5000元,部分區縣達到6000元。全市95%以上特教學校達到中小學標準化要求。涪陵區殘障兒童生均公用經費按普通學生5倍標準執行。大足區形成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普通學校設立特教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的特殊教育格局。

        四是困難家庭學生全資助。在落實“兩免一補”的基礎上,提高了小學、初中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全面實現義務教育“零收費”。同時,加大資金投入,擴大覆蓋面,全市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

       ?。┲Χ綄七M,確保均衡目標實現

        一是推進依法督導。今年4月1日重慶市人大通過的《重慶市教育督導條例》,從法律和制度層面上強化了督導機構、督導職能、督導體系、督學配備、督導結果運用等,明確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作為督政的重要內容,依法保障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督導。

        二是制定督導標準。2012年,重慶市政府印發了《重慶市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督導評估實施辦法》指標體系,構建了“辦學基本標準+政府履職情況+校際差異狀況+公眾滿意度測評”的督導評估模型,全面啟動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創建的督導評估工作。

        三是強化質量監測。重慶市成立了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先后5次組織實施了全市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質量。

        四是創新掛牌督導。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建立督導責任區420個,配備中小學責任督學1389名,在全市4699所學校懸掛了責任督學公示牌。同時,在2938所中小學校設立了學校督導辦公室。大足區設立了7個教育督導責任區,聘任專職責任督學26人,全區100%普通中小學實施了掛牌督導。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別區教育投入達不到要求

        北碚區、長壽區2013年義務教育經費未實現“三個增長”,針對目前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需要,還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

        (二)部分學校辦學條件還需進一步改善

        涪陵區、長壽區部分班級班額較大。涪陵區、北碚區、大足區部分學校校地面積不足。涪陵區、北碚區、大足區、璧山區部分學校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不足。大足區部分學校校舍面積不足。涪陵區、長壽區部分小學沒有專用的心理咨詢室。大足區個別學校還未完成廁所改建。

       ?。ㄈ┙處熽犖榻ㄔO有待加強

        涪陵區、長壽區、璧山區音、體、美、科學、信息技術等專業教師數量不足,存在任教學科與所學專業不對應的情況。北碚區、璧山區教師年齡偏大。長壽區、大足區部分學校近三年教師交流比例偏低。

        四、督導意見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重慶市各級政府要以本次督導為契機,針對督導檢查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對照國家和市定標準,認真研究對策,切實加以整改。

        (一)進一步完善經費投入機制

        一是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法》,充分考慮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強化公共財政預算管理,依法依規持續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構建保障義務教育經費的長效機制,確保義務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

        二是要加強對經費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相關區要盡快追補欠撥資金,確保落實到位;對于追補的“三個增長”欠撥資金,要明確使用方向,確保足額用于義務教育。

        三是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要堅持雪中送炭的原則,重點向農村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為整體提升資源配置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一是要根據重慶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切實加強標準引領和規劃指導,繼續強化“抬底部、補短板”的原則,采取一校一策的辦法,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二是要做好人口變動預測,結合城鎮化進程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加快中心城區學校擴容步伐,同時通過聯盟辦學等方式,促進周邊薄弱學校提升水平,有效緩解中心城區的入學壓力。

        三是要在做好學校布局調整、薄弱學校改造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標準化建設,著力解決城區學校大校額、大班額、面積不足、學位不足的問題,以及農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缺口。

        (三)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要統籌城鄉教師配置,建立健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制度,不斷完善激勵政策,吸引教師,尤其是骨干教師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流動,有效解決目前存在的中小學教師局部數量不足、結構性短缺等問題。

        二是要重視研究并切實解決少數地方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的問題,加大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的培養和補充力度,同時注重名優校長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優化教師隊伍整體結構,形成合理教師梯隊。

        三是要結合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教師培訓體系,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整體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進一步加快推進均衡發展

        一是在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中,要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要進一步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加強統籌管理,履行各自職責,建立健全推動有力、檢查到位、考核嚴格、獎懲分明、公開問責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責任機制,確保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

        二是要進一步強化督導,建立健全監測復查制度。對已實現基本均衡目標的區做好動態監測,鞏固提高均衡水平;對未達標區縣要加強督查,指導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制定分階段目標,推動均衡發展目標如期實現;對本次接受國家督導認定的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具體的整改方案,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升均衡發展總體水平。

        三是要把均衡配置資源與提高質量有機結合,推動優質均衡發展。要進一步加大市級統籌,不斷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完善已有政策,保持工作推進的相關機制和態勢,推動區域城鄉、校際教育教學資源均衡配置。同時,要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規范辦學行為,努力解決義務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更加注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高,實現義務教育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均衡發展。

        督導檢查結束后,請重慶市進一步研究,及時布置整改工作,在三個月內將整改情況報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責任編輯:謝沂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久久国产福利免费_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_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4_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em id="9c4bi"><tr id="9c4bi"><u id="9c4bi"></u></tr></em>
        <tbody id="9c4bi"></tbody>
        <button id="9c4bi"></button>

        <th id="9c4bi"></th>

      1. <tbody id="9c4bi"></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