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9c4bi"><tr id="9c4bi"><u id="9c4bi"></u></tr></em>
      <tbody id="9c4bi"></tbody>
      <button id="9c4bi"></button>

      <th id="9c4bi"></th>

    1. <tbody id="9c4bi"></tbody>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西藏大學:扎根雪域高原迎來發展春天

      2021-01-15 來源:《中國教育報》收藏

        啟動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首次對青藏高原野生植物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首次觀測到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γ射線……近兩年來,作為牽頭或第一聯合單位,西藏大學先后取得多項重大原創性、引領性成果,多篇研究成果發布在全球頂尖刊物上。

        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學,這所成立僅35年的西部高校為何蘊藏了如此巨大的能量?西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紀建洲介紹,這些都是教育部啟動“部區合建”工作以來,西藏大學取得的系列成果。

        多方聯動,從“跟跑”到“并跑”

        2018年2月,教育部啟動部省合建工作,并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部區合建”西藏大學協議,標志著西藏大學躋身中西部14所“以部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教育部、地方政府、合建高校、對口合作高校四方聯動,不斷加強頂層設計,人、財、物、力、智源源匯聚,西藏大學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西藏大學“部區合建”和一流學科建設工作?!段鞑刈灾螀^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西藏大學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進一步推進西藏大學“部區合建”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時,自治區將西藏大學新校區建設列入重點項目庫,在規劃調整、資金投入、項目審批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在資金保障層面,自治區教育廳多措并舉,加大投入。2019年,教育廳統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1.34億元,重點支持西藏大學生態學一流學科、西藏大學麥地卡國家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站、西藏大學珠峰國際高原科學野外觀測及醫療救護站等教學科研平臺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

        西藏大學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有關要求,積極協調各方力量,主動作為,既形成了部區合建總體方案,又切實推進協議落實落地,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對學校建設和發展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同時也賦予了學校師生重大責任。我們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各方面建設步伐,向國內高水平大學看齊,早日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奔o建洲說。

        作為西藏大學對口支援及合作建設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南師范大學10所高校以現場交流、專題會議、在線視頻等方式定期召開對口支援工作會議,探索實行對口合作高校包干學院及相關學科機制,配套設置教學、科研、人才院長等援藏職務,并采取援藏干部和學科帶頭人帶著團隊、項目進行支援的新模式,凝聚合力推動西藏大學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示范帶動地方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

        走出校園,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

        表皮暗紅褐色,有同心環紋,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種植基地,一朵朵白肉靈芝像小傘一樣長在土壤里。白肉靈芝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靈芝新品種,因其肉質雪白色而聞名,產量較為稀少,價格昂貴。

        近年來,在四川大學援藏干部、西藏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熊海教授的牽頭下,西藏大學聯合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進行白肉靈芝種植基地建設的同時,開展了集白肉靈芝種植、產地加工、推廣示范及新產品研發于一體的產業研究,通過“產、學、研、用”全產業鏈模式,建立4000余畝白肉靈芝規范化種植標準操作規程和良種繁育基地及規范化種植核心示范區。

        “目前,我們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2019年新增產值1000余萬元,惠及農戶100余戶,就地解決農村就業500余人?!毙芎Uf。

        在各方合力之下,西藏大學加大優勢學科對接地方優勢產業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學科建設服務生態環保產業、藏醫藥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能力。學校制定了《優勢學科對接西藏自治區主導產業建設方案》,規劃19個項目對接自治區七大主導產業發展,資助“高原地區市政污水提標排放及污泥減量化技術”等6個項目,市政污水提標改造項目正在聯合拉薩市污水處理廠開展每天5噸的示范工程,項目總投資1.03億元。

        同時,西藏大學組織專家學者面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民生領域的重大戰略,編寫出版《西藏2050:和諧、綠色、開放、現代化的世界第三極》《拉薩農牧區民生發展調研報告》等研究報告,啟動《藏漢英社會科學大詞典》編撰等跨學科研究工作。

        圍繞川藏鐵路建設、南亞大通道建設、健康西藏建設等重大戰略,西藏大學還先后提交咨詢報告50多項,其中,“生物質燃燒對拉薩市環境空氣質量影響政策建議”“西藏民族宗教領域立法工作咨詢報告”“日喀則市荒漠化治理和生態產業發展建議”等咨詢報告產生了積極影響,服務決策能力不斷提升。

        西藏大學高原醫學學科師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利用所學專業知識,深入那曲市、阿里地區等海拔5000米的農牧區,積極開展“精準醫療扶貧、送醫送藥送健康、助力脫貧攻堅”活動,以仁心仁術服務基層群眾,讓當地農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助力健康西藏建設。

        發揮特色,多舉措推進“雙一流”建設

        須彌芥,一種耐貧瘠高山植物,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4600米區域。

        西藏大學生態學一流學科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拉瓊課題組研究發現,通過與近緣物種相比較,須彌芥基因組中抗病相關的基因發生了縮減,可能與青藏高原病原菌較少有關。2019年3月,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發,標志著西藏大學生態學一流學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擁有復雜的極端環境,同時還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為研究生物在特殊環境的適應性進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實驗室。

        西藏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金永兵介紹,在學科平臺建設上,學校以生態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為突破點,緊緊圍繞民族優秀文化以及高原科學與技術兩大學科群,加強一流學科、特色學科和特色培育學科建設。同時,學校對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和一流本科專業、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制定一流本科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申報8個國家級、16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和22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引進74門校外優質網絡課程,開設22門校級慕課課程,獲批16項自治區教改項目,設立22項校級教改項目。

        培養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應用型人才,是西藏大學新時期的育人目標。建校以來,學校累計培養6萬余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其中近80%的畢業生在縣鄉基層工作,西藏全區教育系統、衛生系統、農牧系統50%以上的職工是該校畢業生。

        “當下,西藏大學已經成為西藏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高層次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和對外開放與交流的重要窗口?!苯鹩辣f。(本報記者 于珍)

      (責任編輯:曹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久久国产福利免费_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_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4_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em id="9c4bi"><tr id="9c4bi"><u id="9c4bi"></u></tr></em>
        <tbody id="9c4bi"></tbody>
        <button id="9c4bi"></button>

        <th id="9c4bi"></th>

      1. <tbody id="9c4bi"></tbody>